发布时间:2016-11-24
阅读次数:111
质量目标是组织依据其质量方针制定的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否满足质量目标要求是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时应考虑的首要因素。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具有实现规定质量目标的能力,也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小优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发现一些组织对质量目标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没有明确实现质量目标的期限,有的甚至在第一年就实现了。质量目标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反映出一定的先进性。
2.有的组织受传统的“方针目标管理”的影响,既没有形成文件的总的质量目标,也没有在质量手册中反映,只有年度质量目标。只有有了目的明确的总的质量目标,并通过每年的分解,有步骤地向预定的目标推进,才能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方向。
3.GB/T19001标准要求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但是有的组织只有总的质量目标和分解到年度的质量目标,没有进一步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或只分解到部分职能部门,更谈不上分解到一定层次。更多的组织只对各部门提出制定质量目标的要求,而不过问其内容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可测量,以及能否确保组织年度质量目标的实现。
4、GB/T19001标准条款要求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多数组织的质量目标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只有一些反映工作质量的指标,如交检一次合格率等。
根据产品的特点,有的组织可以将产品的主要质量特性追求值列人组织的质量目标中,如噪声、有条件测量的可靠性指标,但对于大多数组织来说,只能在新开发产品时在产品实现策划阶段确定产品的质量目标。对于这样的组织,在策划其质量目标时,应该与7.1a)联系起来,以满足5.4.1对此提出的要求。
5.质量目标(包括相关职能和层次的质量目标)需要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测量,而有的组织不测量中层(及基层)的质量目标,有的只有按月或按季的测量结果而无累计的测量结果,有的只测量部分主要指标而未包括整个质量目标,有的缺乏充足的测量依据,可信度不高。
上述“常见病”的存在,有认识上的问题,有理解上的问题。对于质量目标管理可参照以下思路进行: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制定的质量目标是适宜和可测量的,可作为组织若干年内追求的目的,不断改进。
根据国家认监委官网的最新数据,自2024年以来,认监委已发布公告统计显示,共有46家认证机构因各种违规行为被撤销相关资质。通过深入分析具体公告内容,我们可以梳理出关键风险点,并以此为鉴,提醒整个行业重视合规管
从全国认证认可信息服务平台可见,截至2024年12月,全国共颁发有效认证证书406万张,获证企业108万家。相比年初,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数量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长43.19%。详情如下:一、整体概况截至2024年12月,我国有效认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认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共随机抽取300家认证机构,其中40家由市场监管总局进行检查,其他260家由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检查。现将市场监管总局检查的40家认证机构有关情况通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