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官方热线: 400-822-9510

媒体矩阵

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号

知乎号

快速登录

请完善公司名称
该公司名称已经注册过,贵公司是否已经安排其他人员负责了这个项目呢? 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服
立即设置

选择服务公司

资讯百科
认证新闻
详情
同行在看
会议

长远看 ISO9000认证质量观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6-12-06

阅读次数:216

要了解ISO9000认证的质量观及其发展历史,先要了解一下以下几个质量概念:

1、符合性质量

在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卖方市场的质量观,是以与标准的符合性来评价质量的。由于标准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滞后于生产和社会需要的发展。因此,即使完全符合标准的产品,有的也因不适用而长期积压在仓库里。

2、适用性质量

市场经济买方市场下的质量观,则是以能否满足顾客需要,是否合用来评价的。一种产品如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则不会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最终只能被淘汰。幻社会性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的完善,讲产品质量时,只重视满足顾客需要和企业获利是不够的。生产企业还必须履行其社会责任(如环境保护、安全又不损害人的身心健康等),这些社会要求往往通过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法令、政策来体现。

3、ISO9000质量的经济性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生产产品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同时获取利润,取得必要的经济效益并赖以生存和发展。为此,要讲究质量成本,不仅要讲初期购置成本,而且要讲全寿命周期的成本。

在满足顾客需要的前提下,不应盲目追求高性能、高可靠性,而宜具有适度的质量。因为质量的完善一般意味着成本的增高,因此,必须从价值工程的角度来研究适度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追求'"质量精益求精",并不一定会带来好的效果。毫无疑问,不断地改进产品质量及其管理是正确而合理的方向,但不能不考虑这种改进所伴随的成本的增加是否能为市场所接受。

4、顾客满意(ISO9000认证的真谛)

迸人20世纪90年代,判断产品过程、体系质量好坏的标准是顾客满意。顾客是最具权威的、最终的评价者。因此,必须全方位地考虑怎样做才能让顾客满意;只有持续地实现顾客满意,才能稳固地占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