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17
阅读次数:167
征信体系定义为采集、加工、分析和对外提供社会主体信用信息服务的有关制度与措施的总称,包括征信制度、信息采集、征信机构以及信息市场、征信产品与服务、征信监管等方面,其目的是在保护信息主体权益的前提下,建构完善的制度与安排,帮助征信业健康发展。
在将来我国征信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征信市场渐趋成熟后,可以适时采取以市场化的方式,多种投资主体投资建设一家或几家全国性商业征信中心,使其成为商业信用交易支付记录基础数据供应商。现在这种商业性征信基础数据供应商在全国还没有出现,国有企业没有进入这个领域,民营企业还不够规模,不能覆盖到地区,更覆盖不了全国。从征信市场结构来看,商业性信用交易支付结算记录,例如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用销售、企业与个人之间的赊销、供应商与代理商的信用结算等,在征信市场中将占很大比重,也是市场经济商业贸易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产品与服务。这个巨大的需求是潜在的,但供给还没有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只要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只要我们的社会信用环境、法律体系、社会管理、人们的意识等不断改善,商业征信就一定会不断发展壮大,一定会出现全国性的商业征信中心。
社会信用体系是指为促进社会各方信用承诺而进行的一系列安排的总称,包括制度安排,信用信息的记录、采集和披露机制,采集和发布信用信息的机构和市场安排,监管体制、宣传教育安排等各个方面或各个小体系,其最终目标是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以法律和道德为基础,通过对失信行为的记录披露、传播、预警等功能,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信用信息不对称的矛盾,从而惩戒失信行为,褒扬诚实守信,维护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征信体系建设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环节。社会信用体系是终极目标,征信体系是手段。征信体系建设的主要作用是透过提供信用信息产品,使金融交易中的授信方或金融产品购买方可了解信用申请人或产品出售方的资信状况,以利于防范信用风险。同时,这样可以准确识别企业、个人身份,保存其信用记录,可以形成约束力促使企业、个人维持良好信用记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内容更庞大,除征信体系建设外,其他部门如质检、税务等对本行业内部的市场行为进行惩戒和表彰奖励等都属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内容。
根据国家认监委官网的最新数据,自2024年以来,认监委已发布公告统计显示,共有46家认证机构因各种违规行为被撤销相关资质。通过深入分析具体公告内容,我们可以梳理出关键风险点,并以此为鉴,提醒整个行业重视合规管
从全国认证认可信息服务平台可见,截至2024年12月,全国共颁发有效认证证书406万张,获证企业108万家。相比年初,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数量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长43.19%。详情如下:一、整体概况截至2024年12月,我国有效认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认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共随机抽取300家认证机构,其中40家由市场监管总局进行检查,其他260家由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检查。现将市场监管总局检查的40家认证机构有关情况通告如